<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廉不言贫 勤不言苦
        2015-08-13 10:23:3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守得住清贫,才能想干事;吃得苦中苦,方能干成事。只有无非分之欲、无过分之求,才能刚正、廉明、崇高。真廉洁者,从不言贫;真勤政者,从不言苦。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才是为官从政之本。

          他一辈子掏心扒肺,只惦念百姓疾苦,只想让荒山变绿;他毫不利己专门为公,自己两手空空而去,疼爱的女儿至今还在草原放牧。近期,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走进读者的视线,让人们见识到他“廉不言贫,勤不言苦”的为政境界。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是悬于河南内乡县衙内的一副楹联。意思是说,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这副元朝的楹联,虽历经近千年风雨侵蚀,仍透出官德的光芒和时代的价值。

          古之廉吏,从不言贫;古之勤吏,从未言苦。反观当今少数党员干部,有的觉得待遇太低,买不起车子、房子;有的觉得积蓄太少,比不上地方当老板的同窗;还有的觉得生活枯燥乏味,不如商人活得精彩。于是乎,有些人开始禁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放弃了党的纪律,丢掉了廉洁本色,搞起了官商搭背、权钱交易,走向了腐败的深渊。还有些人对“吃苦”的心理准备不足,不懂得“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人民勤务员”的道理。工作忙一点,加班晚一点,休息少一点,离家远一点,就开始怨天尤人,牢骚满天飞。吃不下苦头,下不了苦功,做不了苦事,就会沉迷于享乐享受,沉醉于“副业雅好”。

          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别无他法,唯一的法宝就是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被东山县人称为“谷公”的谷文昌,“草帽书记”杨善洲……他们不怕吃苦、不搞攀比,以廉洁为美、以奉献为乐,为全体党员树起了标杆、立起了楷模。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共产党人不是“吃”世界,而是改造世界;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创造天地。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为官者过上相对宽裕安康的生活已不成问题。如果忘记当初入党干什么、当官留什么,一味相互攀比、追求物质享受,就会失去党员本色;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就会出现为官不为的现象;整天叫屈、叫穷、叫待遇,就会发生思想病变,从而导致出轨越界、违法违纪。

          “当官发财,当走两道”,这是为官者的戒律。如果心中无戒,看别人贪腐不自律,看反面典型不收手,看老板富足不平衡,出事是早晚的。哥们多、牌局多、票子多的“三多书记”吕兴国,在忏悔录中写道:“和这些老板们相比,自己的能力不比他们差,付出的也远比他们多,而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工资每月也就两千多元。”四川省乐山市原常务副市长夏代荣曾交代:“‘既要当官,又要像老板那样有钱’,一度成为我的人生追求,没有把握好与企业老板交往的分寸,最终被他们拖入腐败的泥沼。”其言其行,令人警醒。

          廉洁出政绩、勤劳生善良。守得住清贫,才能想干事;吃得苦中苦,方能干成事。只有无非分之欲、无过分之求,才能刚正、廉明、崇高。真廉洁者,从不言贫;真勤政者,从不言苦。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才是为官从政之本。(桑林峰)

        【责任编辑:实习生 朱丹凤】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