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居官廉慎甘国宝
        2017-03-28 15:11:0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甘国宝,字继赵,康熙四十八年(1709)出生于福建省屏南县。甘国宝少时聪明好学,文武兼修,二十一岁中武举人,二十五岁中武进士,从此踏入仕途,最终官至广东提督、福建陆路提督。甘国宝一生居官廉慎,勤政爱民,尤其两度戍台,留名青史。

            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国宝首次戍台担任挂印总兵,乾隆诏谕:“此为第一要地,不同他处,非才干优良、见识明澈者不能胜任。”甘国宝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军措施,并且十分注重提高官兵的素质,为此他开设了“益求堂”,组织官兵学文化、学军事。与此同时,甘国宝深入民间,熟悉风土民情,帮助当地原住民改进和提高农耕技术。

            乾隆三十一年(1766),甘国宝再度戍台,百姓夹道欢迎。当时盗匪董六为患,到处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甘国宝坐镇指挥平息了匪乱,为了遏制匪乱的发生,甘国宝召集地方乡绅,建立了巡查自卫制度,百姓赖此安宁。在军务之外,甘国宝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从今天仍可读到的甘国宝奏折来看,他常为百姓的收成而操心。

            甘国宝出身平民家庭,进入仕途后,兢兢业业,不敢松懈。他经常教育子女说:“居官廉慎,尽心报国,勿坠家声。”甘国宝身为军政要员,水陆并防,自知责任重大,故常对下属强调:“防陆者不可处于家,防海者不可处于陆。”他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亲坐楼船,出海巡察,虽遇风浪,也不躲避。”后来,甘国宝的子孙先后担任边关将领,都不负父望,尽职守责,深受朝廷的倚重。

            甘国宝关心民瘼,乐善好施。乾隆二十三年(1758),甘国宝调任南澳镇总兵,遇到当地发生饥荒,他出俸薪“赁舟来运米谷,兵民以济”;后来他任广东提督时,惠州遭遇水灾,米价昂贵,他便“设厂给粥”“劝民平粜”,使惠州百姓度过灾年。

            甘国宝说:“吾为官不敢莫视民事,而总不欲干预词讼,而侵文武之权。吾治兵虽不过于刻责,而常恐其偶骄纵鸷悍……”这便是甘国宝为官的准则,心中有了准则,便能常怀戒惧之心、常思己之功过。甘国宝六十八岁时还身穿战袍出巡福建八府,其间忽染重病,不幸逝世,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人清理家产时“廪无余粟,库无余财”。(陆和寿)

            版权所有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厅 [

        【责任编辑:黄晓茹】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