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谈话提醒旨在“点醒”
        2017-07-10 08:49:4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笔者与一名违纪党员干部谈心,他直言此前党组织的谈话提醒只是走走过场,并未触及灵魂,更没有起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

            从一般性质吃请,到组织公款吃喝,这名党员干部走上违纪之路,有其自身纪律意识淡薄、思想防线松懈的根本原因。但问题出现后,其所在党组织应该及时指出其存在问题,促其及时醒悟。

            当下,谈话提醒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并不鲜见。有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话提醒,只是平时布置工作时一并谈过;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与下属谈话,一开头就说:“老兄对不起,这可是领导让我找你谈的”;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谈话提醒,谈问题避实就虚,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谈话提醒旨在“点醒”。要把谈话的作用发挥到位、谈到位,正确的做法是: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有担当精神,对群众反映和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有针对性地去谈,谈到要害处、点到穴位上,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真正让干部清醒、明确地认识到错误。只有让处于违纪边缘的党员干部醍醐灌顶,头脑清醒,才能达到谈话提醒的最佳效果。(黄飞)

        【责任编辑:黄晓茹】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