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亲笔写下振兴中华的誓言 ——黄大年的追梦人生之三
        2017-08-11 09:43:51    来源:新华社

            1978年春节刚过,黄大年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人为之激动落泪,像做梦一样。

            1978年2月下旬,从广西贵县七里桥村出发,经过四天三夜的长途跋涉,黄大年来到了正值冰天雪地的吉林长春。

            在长春火车站,一位个头不高的老师负责接站,他一边关切地问黄大年是不是脚都肿了,一边帮黄大年扛起行李,并送到学生宿舍。

            “一路上,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更被老师的热情感染着。”黄大年曾回忆说。

            这位老师就是黄大年的辅导员王平老师,王老师后来成为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主任。30多年,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黄大年就这样开启了求学之路,并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生长在南方的黄大年,上学携带的衣物完全无法抵御东北的严寒。被子单薄,没有棉裤,有老师亲手为他缝制棉裤。广西教学基础薄弱,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

            作为下放知识分子的后代,在大学期间,黄大年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心中充满了阳光,也充满了科技报国的梦想。师生的情谊,让他忘却了生活上的艰苦,很快融入新的大家庭中。

            黄大年的同学、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林君回忆说:“我们曾许下心愿,共同努力研制属于我国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这期间黄大年曾放弃赴美留学机会,专心留校搞科研。

            他的同学毛翔南至今仍珍存着1982年黄大年写在他本上的赠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记者 张建)

        【责任编辑:黄晓茹】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