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母亲的榜样
        2018-01-19 11:00:3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母亲是孩子第一位榜样。古代很多着名的母亲都注重教导孩子读史学史,并要求孩子践行历史中涌现出的仁人志士之精神。

            苏轼、苏辙的母亲程氏是一位有学识亦懂道义的女子,在教授两个儿子读书时,经常用古人的高洁品行进行激励教育。有一次,她教儿子们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不禁怅然太息。范滂因反对宦官而被捕,其母到狱中探望,范滂长跪痛哭:“儿子不怕死,就是放心不下母亲,请母亲不要为我感戚。”范母慷慨道:“你今与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死亦何恨!当性命与气节不可兼得时,二者取其一,理应舍命取义。”范滂叩头向母亲诀别,闻者无不动容。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像范滂一样,难道我就不能像范滂母亲一样吗?”苏轼、苏辙出仕后,始终能够为民请命、伸张正义,这与其母的品格是分不开的。

            元人姚天福,因其不畏强权、威猛如虎,忽必烈赐予其“巴尔思”(老虎)的称号。当初,姚天福拜任监察御史时,他母亲告诫他说:“古人说公而忘私,作为臣子,应当竭尽忠心,所作所为要与自己的职位相称,不要担心我,若我能效仿王陵的母亲,死了亦如同活着。”王陵是汉王刘邦的部下,其母被西楚霸王项羽抓去,想以此招降王陵。王母暗中见汉使,决然说道:“请替我告诉王陵,好好忠于汉王,不要因我而有二心,我以死为使者送行。”姚天福听了母亲的话很感伤,向御史台请求说:“监察御史所言之事,多有得罪人的,但我绝不敢隐瞒欺骗,如果因此获罪,切莫连累我的母亲。”有人把这些话汇报给忽必烈,忽必烈慨叹说:“姚天福母子虽然生活在今世,但他们忠义节操之言,当是从古人中去寻找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苏母与姚母在教育孩子时都谈到了生死道义,范母与王母更是在危难关头直面了生死道义,她们皆用威武不屈的态度给孩子做出了人生的榜样,这种浩然正气催生的家国情怀值得后人在家教中学习。(蔡相龙)

        【责任编辑:黄晓茹】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