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秉公举贤
        2018-01-19 11:00: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举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从下面两则典故中,我们对古人的尚贤举才可见一斑。

            齐桓公即位后,迫使鲁国将管仲送回齐国。管仲途中饥渴难耐,路过绮乌郡时,向一个守边的官吏乞求食物,守边的官吏恭敬地向他提供了食物,并趁机问他:“若您到了齐国还被重用的话,您将如何报答我呢?”管仲答道:“如你所说,如果我被重用,那是因为我的贤能,我将任用贤能的人,没有什么权力可以报答你。”到齐国后,由于鲍叔牙的大力推荐,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国相,使齐国很快兴盛了起来。后来,管仲病重,齐桓公前去探望:“你若去世,谁来继任国相?鲍叔牙行吗?”管仲说:“他不合适。”齐桓公好奇地问:“当初鲍叔牙帮助你甚多,你为国相便是他推荐的,你却不推荐他吗?”管仲直言道:“您是问我谁可为相,并没有问我谁是我最感激的朋友啊。”有人听到这一消息后,以为是挑拨管仲与鲍叔牙的好机会,没想到鲍叔牙听了管仲的话却说:“管仲忠于国家,毫无私心,这正是我推荐他的原因!”

            比管仲稍晚的祁黄羊也有一段举贤佳话。姬彪为晋国君主,他曾问祁黄羊:“南阳没有长官,谁可胜任?”祁黄羊答道:“解狐可以。”姬彪很不解,因为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祁黄羊平静地说:“您问的是谁适任此职,并不是问我谁是我的仇人。”于是解狐被任命为南阳的长官。过了一段时间,姬彪又问祁黄羊:“国家没有军事统帅,谁能担任此职?”他回答道:“祁午可以。”姬彪说:“祁午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坦然道:“您问的是谁适任此职,并不是问我谁是我的儿子。”姬彪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孔子对此感叹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管仲不唯私,不唯恩,祁黄羊不避仇,不避亲,他们只秉公举贤,正应了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牛子奎)

        【责任编辑:黄晓茹】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