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清简为官的孙谦
        2019-05-23 15:53:5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6年),一位九十二岁的老翁与世长辞,梁武帝萧衍特赐钱三万、布五十匹,隆重举哀。这位老者就是历仕宋、齐、梁三朝,均留下良政廉迹的孙谦。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县(今山东日照莒县)人,从十七岁任豫州左军行参军开始,便以为政有才干着称,后来出任句容令,在职期间“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宋明帝泰始年间(465年—471年),孙谦升为明威将军,兼巴东、建平二郡太守,三峡一带就在孙谦治下,这里少数民族群众较多,历任太守“恒以武力镇之”。孙谦上任前,明帝命他招募一千名部署随行。孙谦说“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并不带兵随行。到任后,孙谦废除苛法,广施恩惠,推行教化,当地百姓十分感动,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加以抚慰劝喻,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但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孙谦在任三年,“郡境翕然,威信大着”。

          萧齐初年,朝廷任命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塘令。孙谦在任钱塘令期间,精明公正,审理案件化繁为简,以至狱中没有长期关押的囚犯。离任时,钱塘百姓对他百般留恋,大家对他从不接受百姓礼物过意不去,竟载着丝绸等物品赶去送给他,以表心意。孙谦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孙谦出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此时孙谦已年过八旬,但还是尽力处理政务,廉洁自律。孙谦经常劝说百姓勤劳耕作、用心养蚕,务必使地尽其利,因此,他治理郡县的收成比邻郡高。三年后,朝廷征召他为光禄大夫,回京任职。入朝后,梁武帝念其一生清廉勤政,盛礼相待。每次朝见时,孙谦还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效力,梁武帝笑着说:“我用卿的智慧,而不再用卿的气力。”

          孙谦为官历仕二县五郡,所到之处,清简为政,不贪名利,而且“居身俭素”。孙谦没有私宅,在职时居住在官府,每次离任时,因无落脚之处,常借住在官府空着的车棚里。他生活简朴,简陋的居室里床上铺着苇席,间壁屏风也是竹编的,冬天用粗布被褥,夏天无华美帷帐。但他为人仁义好善,他的从兄多病,常年寄养于他家。有贫病无依的流浪者,孙谦设法赈济,如遇死丧,就以通行之礼妥为安葬。大家对他的仁义德行都非常佩服。

          天监十五年,孙谦已九十二岁,他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在弥留之际,他留下遗书,详细交待了从简操办丧事的细节,他的儿子们遵照遗嘱办理,实现了他生前廉洁、死后节俭的愿望。

        【责任编辑:龚岑岑】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