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写有“奋斗”的半面旗
        2019-05-27 15:57:3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江西省泰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半面已经褪色的红旗,上面“奋斗”二字清晰可见,它的背后有一段悲壮感人的故事。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部队对中央苏区的猛烈进攻,中央红军接连受挫,损失惨重。1934年10月,苏区大部分地区失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为了坚持公(略)万(泰)兴(国)三县苏区的斗争,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的曾山率领江西独立二团来到泰和县的回龙洲,代表省委宣布成立公万兴特委,继续留守苏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特委成立后,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敌人到处设立碉堡群、封锁线,频频出动部队搜索红军和游击队。1935年2月,曾山部队与公万兴特委书记胡海率领的游击队会合整编,面对敌人的层层包围,曾山决定与胡海各率一部分人分散突围。在与胡海分别时,曾山从口袋里拿出一面写着“艰苦奋斗”四个大字的红旗,这面红旗原是苏维埃政府突围长征时给留守部队的纪念品。曾山将红旗一分为二,递给胡海一半:“这面红旗我们各拿一半,一则用艰苦奋斗的精神互相勉励,二则我们今后胜利会师时,重新把它缝合起来作为纪念。”胡海接过写着“奋斗”二字的半面红旗,坚定地说:“革命一定会胜利,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成功,我们继续艰苦奋斗吧!”

          胡海率部突围到吉安市东固镇六渡村雪溪迳,他郑重地将红旗、文件、印章等物品用油纸包好交给妻弟钟荣榜,并叮嘱:“这是我们的希望,头可断,血可流,这些绝不能落到敌人手里!”后来,由于叛徒出卖,胡海在突围中被捕。1935年6月,胡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曾山把写着“艰苦”二字的半面红旗藏在身上,带领部队突围,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跋涉。一天黄昏,曾山队伍突然遇到敌人。激战中,曾山的衣服被火烧着了,他赶紧就地打滚,顺势跳进水塘。此时,天色已暗,战友们也被打散了。曾山只好独自摸黑赶路,后来他装扮成渔民,连夜乘渔船渡过赣江,往北去寻找党组织。令曾山痛心的是,那半面红旗在激战中丢失了。1935年8月,曾山越过敌人重重封锁,终于到达上海找到了党组织。

          胡海的亲人们一直珍藏着写有“奋斗”的半面红旗,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将那半面红旗交给了当地政府。后来,曾山每次回到故乡,总会在写有“奋斗”二字的半面红旗前驻足良久,不愿离去……

        【责任编辑:龚岑岑】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