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2019-11-18 16:50:4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说苑·政理》(西汉·刘向)

          译文

          面临着做官,没有什么比公平公正更得民心;面临着钱财,没有什么比廉洁不贪更为可贵。一个人如果拥有廉洁公平的操守,就可以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

          解读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说苑》记载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诸子言行,其中不乏治国安民、从政为官的哲理格言。本选段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将出任信阳长官,向老师孔子辞行时,孔子给他讲的为官道理,希望子贡能做一个公正廉洁的官员。后来,子贡在从政生涯中谨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做出了不一般的业绩。

          清正廉洁是自古以来就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古人把清、慎、勤作为官员从政的必备操守,认为守住廉洁的底线,才能抵御各种诱惑和围猎。“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官始终保持公平之心、廉洁操守,必须要有“清贫耐得始求官”的清醒,要有“黄金难换腐儒心”的坚守,要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的自律。明朝官员左英纶,宦海沉浮多年,但清正廉洁,自律甚严,官声极佳,几次调迁,百姓均用万民伞相送。左英纶为官能美名远扬、青史留痕,全靠“五硬”处世法,即“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大意是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要敢于直言,做史官要秉笔直书,拒受贿赂赃款要坚决,当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不要轻信。其中“心硬”,就是不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要“心如磐石”,不能动丝毫贪念。

          从政之理在于公正廉洁,不偏私,不贪财,这样才能深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戴。(孙浩 张岩)

        【责任编辑:龚岑岑】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