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整治“吃公函” 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2022-02-22 16:50:0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365bet足球比分_365体育足球中文版_365bet400电话网站

        江西打出整治“吃公函”组合拳;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吃公函”专项治理工作……近期,多地聚焦公务接待中“吃公函”现象,严明纪律红线,严防“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无函不接待、不报销”,是公务接待中的硬杠杠。在2013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就明确“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等内容。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以来,经过持续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不断完善的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高压之下,少数人竟然对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打起了歪主意,“公函”成了违规吃喝的幌子。梳理近年来查处的案例发现,有的使用“空白公函”、虚假公函等大搞违规接待,有的索要空白接待函、多次虚列公务接待,有的“超标接待拆分报”、将超标准公务接待化整为零报销,有的“虚构‘凭证’违规吃”、以各种名义虚列开支套取钱款吃喝……如此费尽心思“吃公函”的做法,令人瞠目,更让人警惕。

        “吃公函”表面看是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实质上是改头换面,有意规避监督、顶风违纪,危害甚大。每一张变异公函,都连着虚开发票和虚假消费,消弭了公务接待制度的严肃性规范性,严重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对少数党员干部来说,表面看是满足口腹之欲,实质是甘做“局中人”,经营“小圈子”,借机进行利益勾兑,热衷“吃公函”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问题。

        “吃公函”之所以演变成问题,与相关制度不够细、制度执行不够严密切相关。制度不完善、或者制度执行有偏差,就会为虚假接待、超标准接待留下空间。比如有的地方公函管理随意化,公函开具为各单位自制自发,公函存在虚开、滥开、乱开现象,公务接待手续先吃后补、先吃后审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单位之间互换空白公函,需要时自主填写报销。更有甚者,有的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为“吃一餐饭、送一点礼不要紧”,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耳旁风”,这其中既有领导干部的乱作为,也有相关管理人员的不担当,致使制度空转、监管失守。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吃公函”暴露出来的问题绝非小事小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各种改头换面的违规吃喝问题必须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相关部门、地方要继续完善“公函接待”制度,规范公务接待,让公务接待行为可倒查可追溯,堵塞虚开、补开、乱开漏洞,让制度更有可操作性;要用好科技“慧眼”,压实主体责任,领导机关带头严防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回潮,为制度执行作示范当表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吃公函”问题,既要一件一件查个水落石出,严肃处理,维护纪律权威;又要研究治本之策,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步冉)

        【责任编辑:庄秀鹃】

        版权所有 中共丰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丰泽区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5011890号-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 联系电话:0595-22500139